逻辑思维能力是怎么回事,怎么形成?
逻辑思维题内容: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究竟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幼儿时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幼儿时期,家长是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孩子也容易无条件的相信家长,更是去尽力的模仿家长,所以家长的影响肯定是最大的。以我目前教过的十几个孩子来看,他们之间的逻辑思维差异非常大,大到可以相差好几年的程度。
带着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搜索了几篇文章,现在大致摘录给大家一起看看,如果你有什么想法,也欢迎与我进行交流。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日常生活的三个小细节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丰富孩子的词汇,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尽早教孩子准确用词,不但能防止别人曲解、误解他的意思,而且促使他思维活跃、思路清晰。
家长对孩子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作分析,这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
有意识地对孩子设疑,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
孩子回答问题往往是凭直觉,如果家长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那么,他们会习惯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启动思维“程序”。
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让他说答案,而是让他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然后在否定中寻找最佳答案。
逻辑思维差的孩子是不是很笨
怎样能让自己的表达有逻辑
利用游戏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乐高积木类玩具还是不错的,孩子玩的过程可以培养专注力、空间想象力、分类能力、看图能力。
判断一个孩子的思维是否得到锻炼,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考察:
思考意愿——是否喜欢思考,遇到有挑战的问题,是否可以思考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甚至思考几天。
探索能力——遇到有挑战的问题时,是否能有各种探索尝试的方向,并能够及时对探索的内容进行正误判断与有效调整。探索能力如果强到一定程度,研究能力、钻研精神、数感等都会自然而来。
推理能力——对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能够自己想出“为什么这是对的”;是否可以用正推、逆推或递推的办法推理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推理能力强到一定程度,会具备质疑精神、质疑能力、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等。
针对这三个维度,Project Based Learning其实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方式。
我在教编程的时候,当孩子们过了扫盲阶段,基本掌握所有的积木用法之后,一般会先出一个项目,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这个项目该怎么做,该做成什么样,然后我自己就呆在一边刷手机了,如果他们遇到问题,我会要求他们走过来和我讲清楚遇到的是什么问题,我也是口头指点之后就让他回去编了。
一般我会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再和他们探讨落地实现的方式。我觉得这种探索式的思考方式让他们更快的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维模式。
当然年龄大一点的话,奥数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是如果用题海战术,只让孩子死记公式的话,平时又只允许用保守的方法不鼓励创新以求得分的话,奥数对所有孩子哪怕是天才都是没有帮助的,但如果是启发式的教法的话很多孩子学奥数都能获得思维的乐趣。
曾经我觉得学习编程是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的事情,就像奥数一样,实际上真正适合的只是一小部分的孩子,毕竟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话,学习起来会很费劲。但是经过这两年十个左右孩子的接触,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我觉得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孩子才是更需要通过编程这个工具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的。
毕竟逻辑思维的强弱大部分是家庭环境造成的。
对于逻辑思维强的孩子来说,就算不通过学习少儿编程来锻炼,也能在平时的家庭氛围中得到锻炼,毕竟他们的家庭环境已经锻炼出了这种能力,而且还将继续强化这种能力。
对于逻辑思维弱的孩子来说,如果没在低年级还有时间的时候,找到好的工具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真的会出现进步缓慢的情况,因为他的家庭环境基本不会有大的改变,孩子无法从家庭环境中吸取逻辑思维能力的营养。
这当中还有一个悖论,对于我而言,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孩子更容易出成绩,而且教的也更加轻松,有种相辅相成的感觉,师生之间的感觉会越来越好。而这方面能力弱的孩子,孩子学得累,我教的累,一不小心还容易打击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很多次产生不想继续教下去的念头。
逻辑思维的建立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特别是没有好好在自己的家庭中得到培养的孩子,更是缓慢,仅仅靠一周一节课的影响,如何能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力去比较。
思维的影响和孩子自己内心的学习动力也是很有关系。当孩子对老师形成崇拜感觉的时候,他受老师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会更多的去模仿老师的思维方式,只有达到这种程度,老师的影响才会超过家长。
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感觉有点看不着摸不着的能力,真正发挥威力是在初中,甚至高中的时候,如何让家长重视起这个能力呢?
中午和同事聊了一下我怎么教少儿编程,然后引申出小学、初中甚至高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理科的影响,大概整理如下,希望对你会有所启发。
很多同学,到了初中、高中之后,就会越来越觉得力不从心,就是追不上那些天天在玩的同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觉得这里面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起作用。这个能力在低年级的时候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小学的课程,大部分要的是记忆能力,要仔细,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好胜心,家长又肯抓的话,成绩一般都会比较好。
这个阶段逻辑思维能力的存在感不是很强,基本上靠孩子内心的动力和刷题是能够在成绩上表现的很好的。然后这一点又反过来会影响孩子内心的学习方式,因为他习惯了靠记忆力和刷题来提高成绩,内心就会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有效的,根本不需要去理解题目背后的逻辑,也谈不上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有幸遇到两个一起学习Scratch的孩子,一个是女孩,一个是男孩。女生的模仿记忆能力比较强,所以一开始每节课的表现都不错。相对来说,男生每节课的表现就不如女生,很多基本积木也还是有点搞不清楚。不过随着时间的增长,两个孩子的表现开始有点不一样了。随着程序的增多,女生开始遇到困难,因为她记不过来了,又不知道怎么去理解,开始有点遇到瓶颈。而男生呢?虽然基本积木还是有点不熟悉,但是开始能够说出来大概怎么做了,当然最终还是做不出来成品。女生则是在听了男生的想法之后,也能做出来了,因为她对积木比较熟悉,但是作品的整体理解却是不够。
大家从这组对比中感受到什么了吗?我觉得思维方式是孩子内心认同并相信的一种学习方式,孩子能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找到成就感,他就会不自然的学习、去模仿。如果孩子发现现有的模式一直学不好、学不会,只要他还想继续学,他就会对学习方式去做一些适当的改变,慢慢的,就开始形成逻辑思维的火花。甚至于,有些孩子现有的学习模式被彻底打碎,开始完全模仿老师的思维习惯去思考问题。

当前奥数学习很流行,而且越来越提前,甚至于一二年级就开始学习并刷题了,这其实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大多数孩子在一二年级时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是不够的,当他尝到刷题的甜头之后,这块思维的成长就会被弱化,刷题思维就会强化,慢慢的,就只剩下刷题这一条路了,希望各位家长引以为鉴。
有道听途说到这样一个奥数老师,无差别招进来80个左右的学习,几年下来,最终有50个左右进入民办初中。是不是觉得非常厉害?实际上呢?这些孩子每天要刷两个小时的奥数题,几年下来,他们除了刷题还会啥?真有点担心这些孩子到了高中的表现。就算是告诉我百分之百能进,我也不愿意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
看完大家估计会觉得迷茫了,究竟该怎么办?教育部最近在打击的奥数,以及刚刚发文私立中学摇号招生,其实都是希望家长不要过早陷入刷题的海洋中去,培养点兴趣爱好,找到合适孩子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竞争肯定还是存在的,但是请把精力放到正确的地方
- 上一篇:逻辑思维差的成人是不是很笨
- 下一篇:3招帮你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关阅读
拓展阅读
思维拓展网提供各类逻辑思维题目及答案,通过逻辑思维题大全中各类经典智力思维逻辑题、推理题帮助用户加强逻辑思维训练、提高逻辑思维水平、改善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你有其他有关逻辑思维的好题目,欢迎与我们分享